Windows 1.0(1985 年)
微软第一次对个人电脑操作平台进行用户图形界面的尝试,基于 MS - DOS 操作系统,本身并非完整的操作系统。包括画图、记事本、计算器、时钟等应用程序,缺点是没有鼠标指针,需使用键盘操作。
Windows 2.0(1987 年)
针对于 Intel 286 处理器设计,有了鼠标指针,在界面和性能上有所改进,支持更多内存和颜色模式,提供了对鼠标的支持以及增强的桌面环境,为之后 Windows 3.0 的成功作好了技术铺垫。
Windows 3.0(1990 年)
是基于 MS - DOS 的图形化电脑操作系统。在界面、人性化、内存管理等多方面有巨大改进,支持 386 处理器的保护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任务处理,获得用户认同。1991 年发布多语版本,还发布了多媒体扩展版本。
Windows 3.1(1992 年)
添加了对声音输入输出的基本多媒体支持和 CD 音频播放器,以及 TrueType 字体,从该版本开始有了 “扫雷” 游戏。1993 年发布 Windows for Workgroup 3.1,1994 年发布中文版 Windows 3.2。
Windows 95(1995 年)
混合 16 位 / 32 位计算机操作系统,抛弃了对前一代 16 位 x86 CPU 的支持。“开始” 菜单首次出现,新增了 Microsoft Exchange、The Microsoft Network 和 Microsoft 传真等,自带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支持 FAT32 文件系统,实现了即插即用功能,开启了 Windows 系统的新时代。
Windows 98(1998 年)
保留了 Windows 95 的操作风格,在操作界面、联机帮助及辅助工具向导等方面大有改进,支持 DVD、MMX 处理器、DirectX 5.0 和所有媒体功能。1999 年发布的第二版自带 Internet Explorer 5,新增 Windows Media Player 6.01,自带 DirectX 6.0。
Windows Me(2000 年)
即 Windows Millennium Edition,是 16 位 / 32 位混合计算机操作系统。新增了多媒体软件 Windows Movie Maker,提升了系统安全保护系数,取消了 16 位的 DOS 实模式,但稳定性较差,与部分第三方软件不兼容。
Windows 2000(2000 年)
全面采用 32 位 NT 内核,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网络功能,主要面向企业和专业用户。
Windows XP(2001 年)
融合了 Windows NT 的优点和消费者友好界面,包含新视觉主题 “Luna”,优化了搜索功能,提高了硬件兼容性及系统可靠性,有家庭版和专业版等不同版本,适合不同用户群体。
Windows Vista(2006 年)
引入全新的 Aero 图形界面风格,加强了安全性,如 UAC(用户账户控制),但因性能要求较高和部分软件兼容性问题,在市场上的反响不太理想。
Windows 7(2009 年)
着重于性能提升、启动速度加快、资源占用减少,优化了触摸屏和手势识别等功能,新的任务栏、Aero Peek 和库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和认可。
Windows 8/8.1(2012/2013 年)
Windows 8 大幅改变用户界面,引入针对触控设备优化的 Modern UI(Metro 界面),集成了 Windows Store 和 Microsoft 账户体系。Windows 8.1 作为对用户反馈的回应,重新引入了 “开始” 按钮,对系统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优化。
Windows 10(2015 年)
回归开始菜单,同时保留 Modern 界面元素,新增 Cortana 语音助手和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推出 Snap Layouts 和虚拟桌面以适应多任务需求,转向持续服务模型,提供定期更新和新功能推送,在游戏体验和安全性方面也有诸多优化。
Windows 11(2021 年)
用户界面革新,有居中显示的任务栏、重新设计的开始菜单和图标、圆角 UI 元素等。性能得到优化,具有更快的启动速度和响应时间,改进了电源效率。桌面体验升级,Snap Layouts 和小组件功能进一步增强,应用商店也进行了更新,支持运行 Android 应用。